從《圍爐夜話》看為人處世

吉祥
font print 人氣: 210
【字號】    
   標籤: tags:

清代咸豐年間一位自稱「識字農人」的平凡儒生王永彬,晚年寫了一本總結人生感悟的書。因為在寒夜圍爐時與家人「相與燒煨山芋,心有所得,輒述諸口,命兒輩繕寫存之」,所以題曰「寒夜圍爐」。

《圍爐夜話》由二百二十一條語錄組成,摘錄如下:

「教子弟於幼時,便當有正大光明氣象;檢身心於平日,怎可無憂勤惕厲工夫。」--《易經》講「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無咎。」一個人的道德是逐步完善的,平時抓緊修德,在劫難來臨時才能安然無恙;反之,如果一個人平時不知檢點,視劫難為遙遠虛誕,到時候喊口號、抱佛腳也無濟於事。

「處事要代人作想,讀書須切己用功。」--人的通病是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想著自己痛快,心裏執著得不行;學起聖賢書來卻好像為別人而學,心不在焉。

「心能辨是非,處事方能決斷;人不忘廉恥,立身自不卑汙。」--一個不辨是非的人,最終會淪為被邪惡勢力利用的幫凶;一個忘記廉恥的人,最終會淪為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罪人。在中共惡貫滿盈之時,在天滅中共之際,人該何去何從。

「權勢之徒,雖至親亦作威福,豈知煙雲過眼,已立見其消亡;奸邪之輩,即平地亦起風波,豈知鬼神有靈,不肯聽其顛倒。」--有貪官仗著中共權勢作威作福,殊不知中共滅亡指日可待;有惡人勾結中共迫害良善、顛倒黑白,殊不知蒼天有眼,真相必將大白天下。

「氣性不和平,則文章事功,俱無足取;語言多矯飾,則人品心術,盡屬可疑。」--中共黨文化搞什麼運動都是用蠱惑宣傳把人煽得顛三倒四,就算故作「冷靜」,也是文過飾非、暗箭傷人,文字間的謊言與暴力從未停止。傳統中國人就算是怒髮衝冠,也是不忘平和的,也是率真的。

「做善降祥,不善降殃,可見塵世之間,已分天堂地獄;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可知庸愚之輩,不隔聖域賢關。」--古代人講因果報應,現代人講無神論,批判「封建迷信」。現代人守道德為什麼這麼難,與傳統人類為什麼這麼隔膜?正是因為無神論教育變異了人類的觀念,隔斷了人類實修道德的路。

「愁煩中具瀟灑襟懷,滿抱皆春風和氣;暗昧處見光明世界,此心即白日青天。」--傳統文化講貧賤不能移、威武不能屈,堅守道德要造次必於是、顛沛必於是。面對中共的鋪天造謠、蓋地打壓、威逼利誘,法輪功依然堅貞不屈、祥和光明,堅信邪不壓正,這與古代君子是心心相通的。中共邪黨將傳統文化摧殘成邪黨的婢女,講冤民要對中共邪黨春風和氣云云,這是使傳統文化的真正道德內涵蕩然無存。

「自奉必減幾分方好,處世能退一步為高。」--外國官員平易近人,中共貪官則揮霍民脂民膏、打壓民聲民怨,似乎親民讓民難於上青天。這與傳統文化相去何等之遠。尚貪尚鬥的中共卻老是要中國人為中共節衣縮食、委屈退讓,連中華自然環境也要犧牲、大好河山也要退讓。

傳統文化說的節儉、退讓是公平基礎上的自願互諒,中共竊國後搶百姓的自奉豈是一分兩分?逼百姓退讓豈是一步兩步?中國人通過退黨解體中共,領悟到要拋棄中共、拋棄黨文化思維,應該善待百姓、善待自然、還政於民,這種道德復興的思潮才能使中共迅速垮臺,才能在中共垮臺後共同實現民主憲政,才能及時化解社會積怨的。

「天雖好生,亦難救求死之人;人能造福,即可邀悔禍之天。」--在天滅中共之際,在民怨沸騰之時,有人非要死抱中共不放,非要助紂為虐,這叫神佛怎麼救?中共官吏只有造福百姓、悔過自新、給自己留後路,才能使自己轉危為安。

「飲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,然人欲既勝,天理或亡;故有道之士,必使飲食有節,男女有別。」--古人倒不是反對飲食男女,而是反對重欲輕德。現代社會荒淫享樂,可人生並非僅僅是為了享樂。如果說西方政治文明和社會文明尚存的話,中國大陸則已經被中共搞得烏煙瘴氣。中共官吏在醉生夢死時,可曾想過存天理、棄中共才是一線生機。

《圍爐夜話》中的語錄未必盡善盡美,卻反映了一名古代儒生修身進德的一生。許多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一生,總結出不少「厚黑經」、「世故經」,甚至以為這就是人生真諦。其實,傳統人類普遍認為人活著的意義在於修身進德、明辨是非,而不是在名利情仇中積累爭鬥經驗。@*

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,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。
related article
  • 楊春光非常事件(組詩)
  • 只見晏嬰從容的端起滴過血的酒杯,義憤填膺的對天悲嘆道:「可恨!崔杼無道弒君王。凡為虎作倀、助紂為虐者均不得好死!」說罷,便一飲而盡...
  • 韓宜可,明朝浙江山陰人,洪武初年被提拔為監察御史,為人正直,以盡職敢言而著稱。
  • 人生際遇各有不同,但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一致的,那就是要堅守道德和節操。中華民族歷來重氣節,千百年來出現了很多講品行、保氣節的仁人志士,明朝的范景文就是其中的一個。
  • 當匈奴橫行北方、西晉王朝面臨崩潰的時候,晉朝一些有志氣的將士堅守在北方戰亂的國土上。劉琨就是這些將士中傑出的一員。
  • 身上很多地方都被海水淋濕了,可是我依舊如一座雕像一樣坐在那裏,一動不動。因為我在想...
  • 老子在周都居住了很久,後來見周王朝日漸衰敗,於是決定離開周都。他開始到處雲遊,一方面清修自己,另一方面也想把自己的理念傳給更多人,教化一方百姓。
  • 孔子向老子問禮之前,他為什麼想到要從事歸正「禮」、「樂」的宏偉志向?這就要從孔子八歲那年一段鮮為人知的奇遇說起...
  • 孔子帶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,使他們大開眼界,意志也受到磨練,這是非常特殊的教育活動。
評論